据市审计局消息,
一是划定网格,压实责任。在全市范围内,以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所有单位法人为基本网格单元,实行备案制管理,压实网格内“一把手”经济安全主体责任和专兼职内审人员监督责任,逐级推动知责认责、履职尽责。实施法人单位内控质量“0—5A”六级分类管理,指导推动各级法人强化内控内审,完善内部治理,提升管理效能。
二是创建试点,示范带动。与市国资委共同推动在市管、委管国有企业中先行先试,探索内审体系创新和流程再造,建立从企业集团本级至最末端子公司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开展企业资金风险专项整治等工作。与四家市属银行共同开展金融安全审计监督前端防控集中攻关工作,研发了企业及个人贷款风险检查等3大类应用场景26个数据模型,助推银行系统加强金融安全风险前端防控。在南开区、东丽区、津南区、武清区开展试点,逐级搭建覆盖全域的经济安全社会治理网格体系。
三是多元联动,前端防范。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市级主管部门建立资金安全网格化治理前端防范机制,针对增发国债项目、城中村改造、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重大政策、重大项目,运用网格化治理机制,压实资金使用单位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责任、地方党委政府属地责任、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监督责任四方责任,全程监控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防止侵占、挪用资金和贪腐行为,确保资金安全。
来源:市审计局